返回討論區
列印本文
本篇主題:
為何馬達的效率曲線是以拋物線的形式呈現?
1.拋物線最左邊:為何無載時效率比較差?(此時不是應該在無負載的情況下,電流很低,轉速也很高,因我的想法為此時的電流很小,所以產生的的感應轉矩非常的小,但其實這個馬達實際能產生的感應轉矩在滿載才會是最大,所以此時效率很差) 2.拋物線中間:為何滿載時效率最好? 3.拋物線最右邊:過載時效率比較差?(我知道此時磁飽合,當負載再增加,並不能再提供更多的磁場給馬達,所以電流會一直往上,而且再加上鐵損,銅損,所以效率很差) 效率=輸出功(機械能)/輸入功(電能)=扭力*角速度/電壓*電流 不知上面的部分 我理解的對嗎 或誰能給我一個比較完整的理論加上理論公式的解釋呢(包含感應電動勢、磁通量的變化)? 謝謝
本話題由
葉俊儀
於2009-04-12 00:00:00 發表
目前共有
2
人回覆,最後回覆時間:
2009-04-15 21:08:01
為何馬達的效率曲線是以拋物線的形式呈現?
楊忠儒
2009-04-15 11:17:08
效率曲線並不是拋物線,輸出功的曲線才是拋物線 輸出功=轉速*扭力,所以空載時因為扭力=0,所以輸出功率=0 堵載時因為轉速=0,所以輸出功率=0,而兩者乘積最大時是1/2空載轉速*1/2堵載扭力時,曲線是拋物線. 輸出功/輸入功才是效率,兩個端點因為輸出功=0,怎麼除還是0
top
為何馬達的效率曲線是以拋物線的形式呈現?
葉俊儀
2009-04-15 21:08:01
謝謝你的回答 這樣我了解了
top
欲回應此篇文章,請先登入!